香港当局提议对加密货币交易店进行严格监管,以遏制欺诈和非法活动。香港监管机构于2月8日提出了一项广泛的打击计划。场外交易(OTC)店需要获得一种新类型的许可证,开设当地管理办公室,并提供清晰的交易数据。然而,该计划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公众和加密货币行业的反馈意见将于4月12日前接受。
打击欺诈行为:面临的风险是什么?
据当地新闻报道,这一举措可能通过将虚拟资产的监管规定适用于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条例下的场外交易点,改变香港的加密货币行业。接下来,政府计划将虚拟资产的现货交易纳入场外交易范畴,将点对点交易排除在外。然而,这可能限制了海外的采用和该国的新加密货币公司。
据报道,拟议的措施包括获得许可证、披露所有权结构和保持透明的交易数据。其中一起案件涉及到JPEX,被怀疑欺诈投资者2亿美元。尽管进行了突袭和逮捕,但尚无人被起诉。香港旨在打击此类活动,以保护投资者并促进加密货币行业的合规性。
香港立法会成员Johnny Ng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指出,此举是针对过去发生的一些事件,犯罪分子利用虚拟资产交易店进行欺诈和非法活动。
其他国家面临的挑战
类似地,韩国也在应对加密货币诈骗案激增,2023年可疑交易报告增长了49%。当局正在加大打击洗钱、市场操纵和非法交易的力度。体育区块链平台Winnerz因涉嫌提现问题而正在接受调查,类似于香港的JPEX案件。
与此同时,菲律宾计划在2026年推出一种非基于区块链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这一举措反映了谨慎的态度,选择了面向银行中介交易的批发型CBDC。这一决策与瑞典和中国的策略相吻合,后者在其CBDC实施中明显不采用区块链技术。
寻求平衡
总体而言,这些事件表明,监管加密货币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多么艰难和复杂。香港和韩国正在处理与加密货币相关的犯罪和诈骗案,菲律宾则正在谨慎地采用数字货币进行CBDC的移动。因此,要创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创新和监管必须保持平衡。
标签
加密货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