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新国际收支标准,以反映数字资产的日益影响
IMF将比特币纳入全球经济统计!
在其最新发布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七版(BPM7)中,IMF将比特币(BTC)等加密货币纳入国际收支。根据IMF的新标准,比特币和类似的加密货币现在被视为全球经济统计中的非生产性资产。更新的手册于3月20日发布,这是IMF首次在其全球统计标准中包含关于数字资产的详细指导。
IMF的新框架将数字资产分为可替代代币和不可替代代币,并进一步根据其是否具有相关负债进行分类。没有负债的比特币和类似代币被视为资本资产,而由负债支持的稳定币则被视为金融工具。
根据IMF的说法,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资产,如果没有与负债相关联并且作为交换媒介,则被归类为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并记录在资本账户中。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涉及比特币等资产的跨境加密交易将被视为资本账户中非生产性资产的收购或销售。同时,与平台相关的代币,如以太坊或Solana(SOL),如果持有者来自与代币来源国不同的国家,则可能被视为金融账户中的股权持有。
例如,如果一位来自英国的投资者持有来自美国的Solana代币,则这将被视为拥有外国股票,记录为“股权加密资产”。IMF强调,尽管使用了密码学,但这些资产在所有权权益方面类似于标准股权。
质押和加密收益
此外,IMF承认质押和加密收益的复杂性,指出持有代币的奖励可以被视为股息,并根据持有规模和目的记录为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更新有助于各国更好地追踪数字资产的经济影响。IMF现在将像挖矿或质押等有助于验证加密交易的活动视为服务。这些活动将被纳入计算机服务的出口和进口。
《国际收支手册》第七版是在超过160个国家的意见基础上创建的,将指导全球经济数据的统计。尽管其应用可能因国而异,但这是全球范围内承认数字资产经济影响的重要一步。